5歲孩子視力1.0? 開學之后,有一位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來到愛爾眼科醫院進行全面的醫學驗光檢查。 掛號→就診→檢查→視力1.0?。?! 孩子的媽媽高興地說:“1.0,沒有近視,視力非常不錯??!” 但是醫生接下來卻說:“要多注意啊,5歲1.0的視力,孩子一年后可能就會近視?!?/p>
媽媽傻眼了,1.0不是正常的視力?孩子的視力不是很好嗎?為啥還有可能發生近視?那孩子視力多少才算正常? 醫生為什么這么說呢? 眾所不知道周不周知,孩子的“眼軸長度”以及“遠視儲備值”,是預測、監測孩子視力發育的重要指標。 每個人天生都是“遠視眼”,正常情況下,新生兒的眼球是偏小的,也就是醫生所說的“眼軸”小于正常成人的水平,外界平行光線通過小嬰兒的眼球屈光系統折射后聚焦在視網膜后,這是一種正常的遠視狀態,我們稱之為“生理性遠視”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近距離用眼活動的增加,眼球逐漸延長,生理性遠視會逐漸降低。通常到10歲左右,眼軸會接近成年人的水平,生理性遠視也會消耗殆盡。 遠視儲備消耗完會發生什么? 我們來打個比喻,“遠視儲備”就相當于你的存款,有人天生富二代,有人家里赤貧。關鍵還在于這個錢還沒法增加,只能盡量少花,因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變成“負資產”成為近視眼了。所以,一定要定期看看你還有多少“存款”,省著點花,這都是“不可再生資源”啊。 小孩遠視儲備下降,達不到正常年齡應有的遠視儲備值,那么家長們就應該注意了,這是眼睛發出的一個“信息”,表示小孩有患上近視的可能。 定期檢查視力很有必要!? 在孩子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時開始,定期到眼科醫院進行驗光和眼部檢查。 早期通過對孩子眼軸長度、角膜曲率、散瞳驗光、視力狀況的檢查,監測出孩子的“遠視儲備”情況,判定是否為近視高危人群,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孩子的“遠視儲備”不被消耗,并建立屈光檔案,預防和延緩近視的發生或增長過快。